
会员
沧桑濮州
《沧桑濮州》编委会更新时间:2020-02-26 18:12:17
最新章节:地方剧种大平调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濮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肇始之域。《沧桑濮州》旨在以翔实的史料、灵动的篇章、鲜活的图片,通俗的语言,比较全面而又简要的介绍濮州从上古时期到隋朝设州、民国撤州这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包括陵谷变迁、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历史事件、人文典故、名人荟萃、传世诗文、民间故事、风土民情、方言谚语、名老字号等。
品牌:新华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新华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沧桑濮州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沧桑濮州》编委会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台湾历史研究(第三辑)
《台湾历史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编辑的台湾历史研究专业学术刊物,登载自古迄今台湾历史研究领域原创性的优秀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及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并适当刊载有关台湾历史研究的珍稀资料与口述史料,以期为台湾史研究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历史23.8万字 - 会员
宋元明清正史中的桐乡人
桐乡历代名人辈出,其科举、宦绩、著述、立世事迹等,地方志均有或详或略的记载。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正史,或立传,或附传,或著录书目,或被提及。这代表了桐乡人所达到的一个高度。他们走出桐乡,处江湖之远而辉耀他乡,跻身庙堂而与议国事。其人其事很值得挖掘梳理、展示宣传,以耀乡邦,以励后人,以增一地之文化自信,以助一方之文化创新。本书梳理出宋元明清“正史”中出现的桐乡人、涉及的桐乡事,在此基础上进历史24.4万字 - 会员
商人与近代甘宁青社会变迁研究
本书把商人与近代甘宁青地区社会发展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尽量客观、真实地展现甘宁青社会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冲击背景下的种种变迁景象,强调商人在近代甘宁青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时,探讨社会变迁对商人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清前中期甘宁青地区的商业发展、商人与近代甘宁青地区主要国内商贸活动、近代甘宁青皮毛出口贸易中的商人群体、商人与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视野下,本书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多历史21.7万字 - 会员
近代汉口市政研究(1861—1949)
本书着眼于近代汉口城市社会的转型和城市文明的进步,采取官方与民间双线并进的论述方式,借助大量报刊、档案等史料,对1861-1949年间汉口市政发展演变进行了长时程的纵向动态考察,着重探讨了晚清民初汉口市政的发展变化,评估近代汉口市政发展进程中各阶段官办市政与民办市政的特点,以及官治、商人自治与城市自治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了近代汉口市政体制的发展演进,实证地揭示了近代汉口市政发展进程中官治与商历史49.1万字 - 会员
流域文明视野下的东北历史与文化
中国东北地区特殊的地貌和多变的地势,以及复杂的气候环境,决定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根脉和走向,本书是《东北流域文明研究》一书的续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牡丹江、拉林河、绥芬河、乌苏里江、浑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深入展开流域文明支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东北五大流域文明的历史内涵。绥芬河流域是中俄两国共有的单独入海的河流。第二、三章则对东北三大民族系统(肃慎、秽貊、东胡历史33.6万字 - 会员
洛阳通史·隋唐五代卷
隋唐五代时期,洛阳上升到新的高峰。洛阳作为千年国都,这一时期或为东都、神都,或为西都、京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增添了隋唐大运河中心的身份。洛阳牡丹崭露头角,牡丹花城揭开了序幕。这一时期,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守,利用洛阳“天下之中”的便利条件来统治全国,号令天下。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在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历史32.2万字 - 会员
漕挽纷华:明清以来临清城市空间研究
本书以“空间”作为切入点,以城市变迁的历程为线索,探讨有关临清的城市性、现代性等问题。这里的“空间”不仅指涉地理空间或有形空间,也包括社会空间或无形空间,或者说是这些空间的统一。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城市地景及城市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搭建起一个“对话”的平台;通过城市空间的不断“再生产”过程,探讨“空间—权力”的关系问题,揭示具有支配力量的权力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历史23.2万字 - 会员
台湾历史研究(第四辑)
《台湾历史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编辑的台湾历史研究专业学术刊物,登载自古迄今台湾历史研究领域原创性的优秀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及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并适当刊载有关台湾历史研究的珍稀资料与口述史料,以期为台湾史研究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历史22.8万字 - 会员
嬗变与重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民国时期甘肃地方精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面对时局变动,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借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努力地践行经世理念。在强权政治环境中,他们始终不能拥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但正是这一群体,极大地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作者从众多材料中爬梳、整理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的社会活动轨迹,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观照群体与时局、群体与社会、群体与新旧转型,力图通过社会群体的研究,体现社会史研究之旨趣。历史1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