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理论与史学(第1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更新时间:2019-01-04 13:48:50
最新章节:稿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史学理论,着眼于中国历史的重大学术问题,提倡学术争鸣,以繁荣和推动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本书主要刊载史学理论、中国历史研究、历史文献学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内容)如下:(一)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二)中国史学史。包括中国传统史学、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展的研究。(三)历史文献学研究。(四)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题。(五)史学评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关学术问题的争鸣,以及中国历史学领域内相关前沿问题的讨论。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理论与史学(第1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稿约
- 传世之作,将历久而弥新
- 资料丰富,工作严谨而缜密
- 内容充实,微观与宏观兼具
- 集成出新,研读《后汉书》的案头必备之作
- 考订析疑,集成出新
- “史”与“诗”熔铸的情怀
- 治史的坚毅与创新的追求
- 世界史的宽阔视野
- 吕振羽的史学创新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西安事变研究备要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个特大历史事件,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了隆重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对西安事变八十年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继承和弘扬西安事变抗日爱国精神,以利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开创西安事变研究的崭新局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生集体编写了《西安事变研究备要》一书历史28.4万字 - 会员
20世纪中国历史学(修订版)
本书以史料派、史观派的分野作为内在线索,将百年中国史学分为1900-1929年、1929-1989年、1989-2000年三个时期,从“问题”出发,以“新史学”与“新汉学”的百年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勾勒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历史23.7万字 - 会员
清代及民国初期呼和浩特房地产研究
本书论述了清代及民国初期呼和浩特房地产业诞生背景、产业类型、交易状况、税务矛盾、质量评估以及政府行政对房地产的干预等内容,探讨了呼和浩特房地产私有化过程中的诸多议题,对这一时期北方边疆城市移民社会的形成、宗教信仰在地方社会上的影响,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治张力都有细致的说明,资料翔实、观点凝练、逻辑清晰,弥补了呼和浩特房地产在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研究空白。历史17.9万字 - 会员
地域学派视野下方成珪考据学研究
“瑞安考据学第一人”方成珪延续乾嘉考据传统,运用传统语言文字学、文献学考据方法,对经学、小学和文学等领域多部典籍做了细致考校。代表作《集韵考正》《字鉴校注》《韩集笺正》和《唐摭言校正》于音韵、训诂、考据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本书以考据为切入点,以学派为观察点,分研究、考校两编,对方成珪考据学渊源、治学生平、学术特色与局限、考据学成就与影响等进行了考述,明晰了方成珪在清代考据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历史27万字 - 会员
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前沿丛书(第四卷)
该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所文集,是从该所期刊《史学理论研究》中选取重要文章结集而成,共为五卷,分别为《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家》《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新趋向》。该文集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在发掘总结中国史学传统中的理论遗产,介绍和总结中国国外史学理论发展经验和当代趋势,促进中国国内外史学理论交流,培植史学理论人才,促进历史30万字 - 会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年上卷/总第20卷)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0卷,设立“纪念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人物志”“当代史学评论”“会议综述”等栏目,刊发22篇文章。历史25.6万字 - 会员
湖南华洋筹赈会辛酉旱赈湘西研究
民初湖南辛酉旱荒灾重,尤以西路湘西为甚。主持赈务的湖南华洋筹赈会,偏据烟苗情事定等湘西灾县;湘西官绅为争取辛酉赈路资金出力尤多,而首修潭宝段又使待赈希望落空。西路遂于同感不公之中南两路一道,围绕勘灾定等标准、工赈宗旨与目标等赈务问题,路界争议不断的同时,持续质问干事会。湘西整体深度贫困实乃长期糜烂地方的兵匪毒等社会失范所致,非军阀割据时期的华洋会所能救治。唯有依靠“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引领,国家对历史21.1万字 - 会员
区域视角下的西北:地缘与空间中的农耕、游牧与绿洲
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海洋史观影响,导致中国历史叙述“权重”发生偏移,以19世纪中叶以来通商开埠为基础的东西关系“冲击—回应”理论大行其道,直到拉铁摩尔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研究恢复以南北关系为中心的“大陆史观”之后,“过渡地带”作为中国历史的中心才受到重视。本书以中国西北为例,以地缘与空间视角下的农耕、游牧与绿洲互动为切入点,在“长时段”的眼光下,“西北”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发生了历史12.3万字 - 会员
历史的客观性研究
历史的客观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历史哲学界所争论的核心问题,而且是一个关涉全部人文社会科学合法性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思想的内涵逻辑”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澄明了人类现实的历史。一方面,马克思把对个人的理解诉诸人们所创造的现实历史,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对现实历史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寻求现实个人的解放道路。重新彰显马克思对“现实历史”的存在论澄明,不仅有利于破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理解,而且有利于在学理历史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