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音视频编辑与电视节目制作实训
韩雪涛主编更新时间:2018-12-28 20:34:45
最新章节:实训16 将节目发送到数码设备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音视频编辑与电视节目制作》一书的配套实训指导书。本书根据音、视频编辑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特点,将音、视频编辑与电视节目制作划分为5个项目,16个实训单元。这些项目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每个项目又按照音、视频编辑制作的具体工序,以不同的工作环节作为重点,将一整套音、视频编辑制作过程细分为若干制作环节。所有实训单元都以实例的形式体现,每个实例都包含编辑制作中的重点和关键要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习者对不同领域的音、视频编辑技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上架时间:2009-05-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音视频编辑与电视节目制作实训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实训16 将节目发送到数码设备
- 实训15 将节目制作成 DVD 光盘
- 实训14 将节目制作成 VCD 光盘
- 实训13 将节目录制到磁带上
- 项目五 节目的录制与输出
- 实训12 节目的合成处理
- 实训11 字幕的设计与制作
- 实训10 视频片断转场特效的制作
- 实训9 节目片段的关键帧编辑
- 项目四 节目的综合编辑与制作
韩雪涛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从书籍到报刊:晚清文人的书写转型研究
在漫长的书籍媒介时代,中国文人在书写实践中形成“立言不朽”“文质彬彬”“重义轻利”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一直规范指导着文人群体的日常书写行为。然而,报刊媒介的崛起引入新的价值尺度,引致文人书写观念的转型和价值信仰的革命。本书结合媒介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剖析晚清文人在媒介转型中的书写选择、身心阵痛和权力博弈,并尝试对人类历史中“媒介与书写”之关系做出诠释性理解。社科20.5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形态 生态 业态:中国广播创新发展的多维审视
本书从形态、生态与业态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广播创新发展进行学理审视。其中,形态方面从广播节目形态和载体等方面入手;生态方面讨论广播的媒介生态竞争情况;业态方面探讨广播如何在融媒时代创新发展。内容涵盖微观研究、中观探讨和宏观把握,以图厘清广播研究在广播媒体发展中的位置及现状,为广播研究提供多维的思考进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助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社科18.4万字 - 会员
新诗海外传播的当代性反思
《新诗海外传播的当代性反思》主要研究了新诗的海外传播情况,并从当代性的角度对新诗海外传播进行了反思。作者推崇杜威的一个说法:“宣布某事并不构成传播,即使大声强调也不行。传播是创造参与的过程,是将原本孤立与独特的东西拿出来共享的过程;它所取得的奇迹部分在于,在传播时,意义的传达不仅将肉体与意志提供到听话者,而且提供到说话者的经验之中。”传播绝非单向的宣传,若无他者自主选择,绝无传播可言。传播是一个互社科23.7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研究
本书以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为基本问题,采用网络民族志和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口语传播实践形态进行梳理,图文并茂,论述深入,对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的沟通能力、建构社交媒体用户的多维社会身份、建立社会公共空间新型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社科15.6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发展存在若干问题。本书对CMMB、TD-SCDMA、HTML5等新媒体技术标准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深度访谈,探寻对新媒体技术标准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过程,并讨论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新媒体技术标准形成与扩散的策略与建议。本书对规管部门和创新机构、规管系统、行动者、运营商等方面的参与者提出了建议,对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优化与持续性发展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媒介平台与传播效果:实证研究取向
本书精选作者近十年来在新闻与传播各领域的定量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新闻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系统性地收集、分析数据,并从中研究传播的效果与趋势。社科11.3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本书着眼于进入融媒时代的21世纪以来,播音主持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全书分四章,从融媒时代播音主持的理论研究、教学探索、业务探讨及发展趋势对播音主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四个方面分析,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和教学方法的应对与创新、主持人品牌和语言规范,以及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和传统的体育解说领域等内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社科14.6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话语 叙事 伦理:当代广告与网络传播的审思和批判
本书以“话语—叙事—伦理”为线索,探讨广告话语的内在机制和符号逻辑,进行广告话语的叙事分析和文化批判,同时对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并提出建议。社科13.6万字 - 会员
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第一辑):传媒现象思考
本书分为责任与坚守篇、改革创新篇和传承与奋进篇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以及舆论监督;第二部分论述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媒体话语体系构建,以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平台、渠道、内容、资源整合等内容给予了充分思考;第三部分关注新媒体时代传媒学生培养的观念转型与育人模式创新,论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处理好实践与理论提升的关系,并以报业集团为例阐释传媒人才的培育体系社科14.7万字